“在机构里被当做孤独症接受训练的至少有20%都是阿斯伯格儿童,阿斯是随性的、胆怯的,阿斯同时也是执着的、具有天赋的。阿斯并不需社会的过度关注,甚至不要那个“孤独症谱系”的标签,更不需要刻板、机械的训练。阿斯需要实现与他天赋匹配的人生价值。但这需要从弥补他的短板开始。”
说到阿斯人们可能会联想到诸如牛顿、梅西、比尔盖茨等这些所谓阿斯伯格名人,他们在各自领域成为了佼佼者,并没有像康复机构里的孩子那样成为需要帮助的特殊孩子。事实上不是所有阿斯都能和天才关联,当然也不是所有阿斯都需要康复干预。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轻重程度问题,而是因阿斯的不同特质、不同优势、不同的短板和不同的后天成长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实正常人中也有一部分人有阿斯的特质,比如乔布斯,相同的特质下还要根据不同的成因进行再分类,比如和乔布斯共同创建苹果的搭档沃兹,这两个人就是两种不同类型的阿斯,组成了阿斯群体的一部分,包括上文说到的那些成就非凡的人物。当然也包括正在学校中面对学业和人际关系挑战的普通阿斯少年。
目前医学界缺乏6岁以下阿斯的诊断标准。对于大龄阿斯的鉴别,也只是通过众所周知的一些典型表现进行诊断。但阿斯的发展障碍和他的天赋一样并不拘泥于统一的模式。例如:
阿斯的一些奇怪想法和行为源于他们对很多事物的理解存在着令人惊异的独特性。从事孤独症诊断的专业人士认为,孤独症之所以不能与智力发育障碍挂钩,是因为孤独症中有超常智力或平等智力的群体存在,其实这些指的就是阿斯群体。但不是每一个阿斯都有超常的智力,智力又细分为概念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想象力、洞察力、共情力、类比力、解释力、归纳能力等等,是多维度的。智力的失衡发展才是导致阿斯在某方面能力远远超于常人,但某些方面看上去却像个孩子的原因。
阿斯的独特还来自于他其他的特质。如果把人的心智看做一个CPU处理器,阿斯就只有理性算法,在感性算法上显得拙笨和幼稚。而且阿斯这个CPU是单线程的,一次只能专注一项任务。因此阿斯们在大部分时间里都在处理关于“自己”的业务,只用很少的资源去思考“别人”。这就是阿斯认死理、以自我为中心、同理心差、难以与人亲密热络,但又显现的对配偶忠诚的根源。
这些特质会使他们青少年的生活面对比其他发展障碍更为严峻的挑战,直到中年才开始缓解。然而这也并非一无是处,也正是这些特质能够使他们中的一部分成就非同凡响的伟大事业。
轻度阿斯在幼年期的表现很容易被家长忽略,只是感觉有那么一点不同,但很少会去医院就诊,即使去了医院也会因医生缺少幼年阿斯的鉴定标准很难确诊。年龄大一些上了小学开始学习也能跟上,甚至有些机械记忆优秀的孩子成绩还能领先,只是显现和同学交流少、偏执、脆弱、随性,或沉迷于一些与生活无关、幼稚的事情。但到了小学高年级或初中开始,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情绪、行为问题都接踵而来,家长才感觉到真正的挑战刚刚开始。那些能上完小学但在初中出现行为和心理问题导致辍学的,大部分都是轻度阿斯孩子。
轻度阿斯幼年到青年发展轨迹:
2-3岁
语言正常,聪明伶俐,活波好动但大部分运动协调能力稍弱
3-6岁
易激惹、瞎跑不守规则、没特意学就认好多字、和小朋友接触时想玩但不敢或不会,或过激
6-12岁
胆小(部分)、焦虑、敏感、磨叽、话密、莽撞、畏难、随性、坏脾气、恶作剧、说狠话、专注力差、自控力差、承压力差、交往困难、心智幼小、爱惜自己、高谈阔论、用词不当、单向输出、没眼力见、超级完美主义、发散性思维
12-18岁
纠缠细节、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极度偏执、感情淡漠、胡搅蛮缠、自己擅长和喜欢的事成瘾、用语言或行动威胁家人、有危险的破坏行为、无法建立友谊、缺乏羞耻感、轻蔑他人、躁狂、焦虑、抑郁或厌学
最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中途辍学的青少年越来越多,令家长崩溃的已经不是孩子的纪律和学习成绩问题,而是能不能上学,甚至能不能坚强的活下去的问题。阿斯从小的钻牛角尖、追求完美以及“玻璃心”在初中阶段尽显无疑,可能达到极致。那些能顺利上完小学但在初中出现心理问题导致辍学的,很大部分是轻度的阿斯孩子。
发育迟滞、单纯多动的孩子越大越容易带养,越容易与社会融合,而阿斯的孩子却随着年龄的增长走向了反面,有些孩子初中三年糟糕的程度就像滑滑梯一样,越来越无法控制。轻度阿斯0-18岁的人生基本上是一条抛物线,转折点在10岁左右,之后所有未曾预料的问题都开始接踵而来,10-18岁时是他们人生最关键的阶段,如果仍然解决不了,不同类型的阿斯会面临诸如辍学、网瘾、犯罪、抑郁甚至自杀等巨大的、不同的人生风险。
中、重度的阿斯儿童的境遇更是不容乐观。他们或被诊断成重度ADHD,长期依靠药物控制情绪和注意力,或因幼年显现出一些与孤独症相似的行为特征,被诊断成孤独症进行并不适合他们的ABA训练,结果是我们却接收了大量这这两类10-18岁大龄阿斯孩子,来顶慧之前,,他们的行为、情绪问题并没有发生改观,往往是刚去医院被诊断为ASD\ADHD混合型,或者直接确诊阿斯伯格综合征。
我们研究过几百个阿斯儿童,研究他们独有的特质、优势、短板以及家庭遗传风险,寻找他们的共性。其实阿斯伯格综合征是一个具有非常复杂分类的人群总称,阿斯不是病症,而是一些共同特质的人群,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就是是阿斯博格,而不是在机构训练的才是阿斯。这个群体里的正常人和我们普通人一样,结婚生子,努力工作,只是他们有一些与常人不同的独有特质。普通群体里有障碍儿童,阿斯里也有正常群体和障碍群体,只是阿斯的特质导致其在儿童时期更容易出现障碍,而长大后又更容易成就非凡事业而已。
但无论如何,阿斯是人类基因向更优秀进化的产物,并具有多样性的特质。不一样的阿斯造就了不同领域的顶尖人才,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源动力。例如电影《千与千寻》,具备超凡画技的人也许很少,但绝不会只有唯一的宫崎骏,而之所以成为唯一的宫崎骏,是因为在他绝世画工的背后,还有着一颗永不泯灭的孩童之心。这正是阿斯独有的,放在商业环境中是幼稚、是短板,而在动漫行业,反而成为天赋之能,才会出现《千与千寻》这样的作品。
人类的群星闪耀中,有着无数伟大阿斯的身影,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不可忽视的源动力之一,人们却把他们归类为了孤独症,这正是阿斯所有悲剧人生的开始。
SPECIAL TRAINING
我们提供对针对阿斯儿童的专项训练,对其自控力、专注力、感知力等基础能力的短板进行弥补。阿斯既有ADHA的注意力和情绪问题,也有ASD的社交和刻板特质。有的大龄阿斯甚至还会有焦虑、抑郁问题。因此训练需要更长时间的耐心,以及更多维度的能力提升。另外,对于阿斯群体来说,评估出其优势、短板以及独有的特质至关重要。家长需要确保的是在参与任何训练之前,将他们从孤独症和多动症中分离出来。充分的了解孩子,以便能够制定精准的康复方向。
© 2022北京顶慧意和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25947号-1
版权与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